目前,近视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且患病率逐年攀升。全球80亿人口中,有25亿左右的近视者。近视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近视矫正手术的快速发展。据2021年5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社与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近视手术量同比2018年增长近75%。
自人类开始出现视力问题,就开始了对近视矫正方法的探索。但在20世纪之前,除了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等矫正措施,在其他方面的进展微乎其微。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近视矫正手术逐渐发展并趋于成熟。现代近视手术已有80余年的历史,每一次手术技术的革新与手术设备的改进,都在近视手术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荆门近视手术专家谈准分子激光手术
与此同时,美国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怎样让近视手术变得更加安全,他们研制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已经初见端倪。
准分子激光手术被誉为50年来伟大的十大医学发明之一。截止目前,全球上千万近视患者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摘掉了眼镜。这项技术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PRK——开拓期
真正意义上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是从PRK开始的。当时科学家们把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光刻蚀技术移植到近视治疗上来,于1983年发明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1985年应用于临床。期间,美国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实验,直到1997年,准分子激光手术才获美国FDA审查通过用于视力矫正。
PRK的全称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手术方法是用手术刀或激光先刮除角膜上皮,再以准分子激光术照射角膜基质,精准地削切角膜,达到改善角膜屈光度的目的。PRK多应用于矫正700度以下的近视,缺点是手术后几天内会有疼痛感,且术后可出现角膜混浊、眩光和屈光回退等并发症。
LASIK——普及期
之后登上历史舞台的,是准分子激光角膜层状切除弧度重塑术(LASIK),该手术是在PR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用一种特殊的、极其精密的微型角膜板层切割系统将角膜表层组织制作成一个带蒂的圆形角膜瓣,翻转角膜瓣后,在计算机控制下,用准分子激光对瓣下的角膜基质层拟去除的组织给以精确气化,然后进行瓣下冲洗,并将角膜瓣复位,以此改变角膜前表面的形态,调整角膜屈光力。
LASIK避免了PRK手术后角膜上皮过度增生和角膜混浊现象,它可以治疗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最高可矫正近视度数高达1200度。相比之下,LASIK准确性高、术后反应轻、安全性和稳定性高、手术时间短、舒适性高,后遗症少。
LASEK——提升期
随着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简称EK)。EK是意大利Rovigo医院眼科中心Massino lamellion MD于1997年在屈光手术临床过程中发明的一种针对高度数、角膜相对较薄的患者实施的新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手术时先用上皮刀切一个上皮瓣,掀开上皮瓣后用准分子激光进行原位磨镶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从而达到矫正近视、散光的目的,而后上皮瓣复位。手术对于超高度数的患者可以解决像差、眩光问题,缺点是术后会有一定程度的刺激症状、恢复慢、需避光、用药时间长等。事实证明,LASEK优于PRK,但不能完全取代LASIK。
发展到此,可以说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飞秒激光的应用,近视矫正手术正式进入了无刀时代。
荆门爱尔眼科医院位于荆门市象山二路11号,是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在荆门设立的一家重点眼科医院,是荆门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荆门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荆门爱尔眼科慈善医院。先后荣获“实力眼科医院”、“2018年度团体义工单位”、“全国眼视光联盟理事单位”等荣誉称号。
荆门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由王芳主任领衔打造,医疗人才雄厚,该中心巨资引进国际先进检查和矫治设备,率先在荆门地区开展飞秒激光近视手术,使近视矫正跨入无刀、微创时代;率先在荆门地区引进ICL晶体植入手术矫正近视,使近视矫正范围扩展到50度-1800度;荆门爱尔眼科医院屈光中心可以开展目前国内近视矫正术式:ICL晶体植入手术、个性化半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睛新屈光性晶体置换术、老视矫正术等。荆门近视手术,术后爱尔全球服务、终生管理系统为患者保驾护航。